体重决定健康:情绪影响体重

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09/10/16 来源:湖南红网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多达50%的超重者,喜欢用食物缓解生气、压力和失望等情绪,你是其中的一员吗?

  多达50%的超重者,喜欢用食物缓解生气、压力和失望等情绪,你是其中的一员吗?

  无聊的时候,郁闷的时候,你是否总想吃零食?当你为某件事担心时,会不会想吃东西?遇到离婚、失业、生病或梦想破灭这样的伤心事,你也是靠吃东西渡过难关吗?对于以上问题,如果你的大部分答案为“是”,你便很可能受到情绪饮食的严重困扰。

  情绪一坏就想吃

  当生活中负债累累、子女任性、婚姻混乱、工作压力等麻烦接踵而至时,人性中的不理智情绪都会探出脑袋蠢蠢欲动,你也不能例外。你会陷入抑郁消沉不能自拔变得吹毛求疵,充满怨气甚至愤恨,生活在内疚和耻辱之中。这些情绪左右你的行为,引发你带着坏的情绪吃得过多。

  当我们感觉到压力、焦虑或沮丧的时候,就本能地想吃东西,这是人生理上的自然冲动。事物会影响人脑某些自然化学物质的合成,这些化学物质对人的情绪和心理机能具有稳定作用,这是营养科学早已确认的事实。这种时候我们往往想吃些饼干、蛋糕、糖果或冰激凌等所谓的“安慰食品”。这样的食物对许多人就好比抽烟、吸毒、酗酒那样难以抵制,像上了瘾似的控制不住,从而导致体重增加、身体严重走形甚至自尊严重受挫等副作用。当你时常暴饮暴食或饮食不当以麻醉自己时,导致的将是更大的内疚、焦虑和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生活中很少有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就如潮涨潮落,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人生在世注定要体验各种各样的情绪,快乐的抑或不快乐的。所以,恢复对情绪的控制,是保持生活沿着理想轨道行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你开始采用这一要素以及相应的措施,你会重获良好的感觉,达到理想的状态,从而控制住体重。情绪检查多达50%的超重者用食物缓解生气、压力和失望等情绪,你是其中的一员吗?让我们先进行一个情绪调查,你的答案必须绝对诚实。你会发现情绪对你的饮食行为的驱动力有多大。比如:无聊的时候你是否总想吃零食?即使不饿,你是否也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吃东西?当你郁闷的时候想不想吃点什么?你会用吃打发孤独的时光吗?当你为某件事担心时,会不会想吃东西?遇到离婚、失业、生病或梦想破灭这样的伤心事,你是靠吃渡过难关的吗?就算不饿,你是不是也要吃东西?你是否觉得吃是为了放松自己、缓解压力?你有没有觉得虽然对自己的体重不满意,可还是吃得太多了?对于以上问题,如果你的大部分答案为“是”,你便很可能受到情绪饮食的严重困扰。不管有没有其他原因在起作用,必须控制情绪的自毁特性。是压力惹的祸压力引起的饮食过量,当然是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因为你摄入了太多的热量。面对压力,身体释放出自动激发食欲和强烈饥饿感的激素,诱使你大吃发胖食品。如果你任其发展,压力还会用其他方式袭击你的身体健康。重重堆积的压力还会带来比肥胖更严重的后果,它会让人更易受疾病的侵扰,缩短寿命。如果长时间处于压力之中,人体的自然免疫系统就会因为免疫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密切接触而遭到破坏,生理机能下降,表现为精神紧张性头痛、偏头痛、背痛、疲惫、睡眠紊乱、溃疡、血压上升,更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心脏病。学会控制思维停止这种行为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这些事情,能否改变你思维方式。我们很多的思维方式是通过个人的“过滤器”形成的——包括我们的个性、态度、观点和信念,是我们内在的筛选工具,对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对世界有什么反应都有影响。“过滤器”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以往经历的产物,它对我们如何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而这些解释反过来又将决定我们对生活的反应。所以,压力对一个人可能如临大敌,成为一个无法驾驭的庞然大物,而对另一个人则是种动力,进而转变为一次机遇。回避而非积极有效地缓解压力,会危害身体健康,因而会缩短寿命。还有一种“过滤器”叫“否认过滤器”,它产生的烦恼和压力超乎人的想象。比方说,你认为肥胖只是个外形问题,你坚决否认肥胖症会带来健康问题。或许你正因为饮食失控而呕吐,你对自己说,那不是饮食紊乱,只是偶尔这样,等达到理想的体重或解决了生活中的压力就好了。“否认过滤器”比较危险,因为它掩盖身体的真实情况。生活在否认中,你可能就像一个不让排气的高压锅,所有的压力都憋在里面,直到锅盖打开或被顶开,若处理及时可能会使问题得以解决。如果你仍旧通过“否认过滤器”看待饮食问题,那你就是听任自我欺骗控制自己的行为。另外还有一种“过滤器”被称作“自动思维”。假设家里有人批评你,其实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像“他们从来不赞成我”,或“他们就是不接纳我这个人”,这类自动思维已经在你脑子里不停运转。觉得受到伤害,作为回应,你甚至没在意自己已经挖了一大勺冰激凌送到嘴里。在感觉受伤害之前,总有一种消极的想法在你脑子里一闪而过,这种消极想法早就扎根在你心里。当受到家人批评时,这些蠢蠢欲动的想法就迅速出现,速度之快,以至于你根本没意识到它们对你行为的影响。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想法其实可以被质疑,得到控制,最后得以改变。你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改变感知和行为方式。


本文来源: http://lady.ewsos.com/a/20091016/19940.html

责任编辑:Jinmy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