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会怎样报复伤害她的男人呢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6/7/10 来源:36女姿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千万不要伤害一个女人,当女人被男人所伤害的时候,她会在日后用尽各种方法去报复。那么,女人通常是怎样报复男人的呢?
从小到大,我是从来不轻易得罪女人的,一者是和女人计较只能显得自己小气,二者是害怕女人记恨。如果一个男人让女人恨上了,有80%以上的机率是要大难临头的,因为女人不报复则已,一报复则是歇斯底里排山倒海的。
女人的报复可怕并不在于它的力量上,而是在于方式上,最根本的一点是,她们的这种报复方式较男人来说是更为隐秘、间接、持续和彻底的。她们不像男人,如果我看不惯你,对你有怨言,就直截了当地搬起拳头抡你两下,过后就没事了。然而,女人的反抗和报复方式多半是由主体转嫁到你最在乎最心痛的其他载体之上。
所以,在这里我列举出女人报复老公常用的八种方式,希望在供男人警醒的同时,也能供女人反省。
第一种方式:花你的钱,直花得你倾家荡产。
采用此种报复方式的女人多半是有点智慧,爱面子,但却难于自我控制受伤后的报复心理。试想想,男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我的确咽不下这口气,从此以后怎么看他怎么恶心。直接打吧,是打不过他的;去找他的父母和领导闹吧,自己脸上也没有光;到外面找男人嘛,自己生性是传统的,也迈不出这一步……诸如种种,能选择报复的最好方式便是大把大把地花他的血汗钱了,花得他心痛,花得他主动找自己求饶,如果他仍然不肯有所表示的话,那么就干脆他有多少我就花多少,直到花得他倾家荡产。
此种报复,除了那种真正阴险毒辣并且恨你入骨的女人,否则多半是很难持续到底的,只要男人愿意拉下面子勇敢地在她面前承认错误,并且改过自新,她基本上都是愿意给男人一次机会的。其花你钱的根本用意还是在于让你花钱买一个深刻的教训,与其说是在报复,还不如说是在管教。
第二种方式:“虐待”你的家里人。
采用此种报复方式的多半是懦弱、文化素养不高,但却心有不甘的女人。她们多半有个强悍大男子主义甚至喜欢搬弄武力的老公,一般情况下老公无论在家在外做了什么错事和坏事,她是不敢吭一声的,但这并不代表她们心里就真正臣服,至于到外面找男人和吵闹,她们是万万不敢的,而钱嘛,多半都已经由男人完全控制了,所以她们就找男人的父母来出气,男人在家的时候表现得对老人呵护有加,而一旦男人不在家了,便就虐待老人,把心中积淀的所有不满全都发泄到老人的身上,轻则冷暴力对老人百般刁难不理不睬,重则让老人饿肚子在家里当长工,更有甚者还会对老人大打出手。
此种报复,是长期承受男人欺压的结果,女人一方面自己没有能力去反抗和改变现状,所以只能默默承受,另一方面自身也缺少一定的文化素养,不能明白“百善孝为先”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基本道理,而只是把自己受到的伤害转嫁到可怜的老人身上,实乃可悲之极。
第三种方式:打骂孩子
采用此种报复方式的多半是生活窘迫而老公却不管家里死活的女人。她们多半在外界和气节上是一个好老婆和好儿媳,而心中却对现实极为不满,特别是面对那个抛家不顾甚至是沾花惹草的男人极为痛恨,但自己却无力于改变现状。
爱面子的她,不会去外面哭闹;孝顺好强的她,也不会对老人虐待;顾家的她更不会随便花钱,而这个时候最可怜的便是孩子,在她们看来孩子是自己生的,也是这个世界上她唯一可以完全有权力打骂和管教的人。她们不允许孩子对自己有丝毫的违背和不听话,否则她们都极容易想到孩子那个抛家不顾的死鬼父亲,情不自禁之下常常把孩子作为发泄的对象。
此种报复,是男人不争气而女人却顾家爱面子之矛盾的结果,这样的女人只能说是时运不济没能碰上一个负责任爱家的男人。但打骂孩子显然是不对的,也是心理障碍的表现,尽管她们常常在事后会痛心不已,然而每次她还是仍然难于控制自己。
第四种方式:撒手不管,离家出走。
采用此种报复方式的女人有两种:一种是年轻,遇到挫折喜欢撒小孩子脾气,以此换来老公的妥协。第二种是通过多年的婚姻,对老公已经失望透顶。
第一种是很容易解决的,男人干脆投其所好,低下头向她认个错,然后讲个笑话哄她一笑,她就隔不了几天干脆随你回家了;第二种就不好解决了,她们多半听多了太多男人在犯错后甜言蜜语,每次错了之后,给他机会去改正,可改了之后仍然犯,并且变本加厉,对这样的男人她们已不心存一丝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见不烦,惹你不起,我还能躲不起吗?你不是不愿意离婚吗?那行,你过你的,我过我的,你不走我走,只要离你远远的我就是幸福的,我的日子就有盼头。
第五种方式:性惩罚。
采用此种报复方式的女人占绝大多数,心想:天下男人一般黑,吃着碗里想着锅里的,你不是老喜欢和惦记着外面的女人吗?那你干脆去找她们得了,以后别碰我就是了,别把老娘当作免费不要钱的午餐,饿你两顿看你怎么样?再者,一想到男人用碰过其他女人的身体再来碰自己就恶心,拒绝回避也就成自然表现了。
本文来源: http://lady.ewsos.com/a/20160710/137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