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觉得睡不够 你可能陷入7个误区

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据中国6城市的市场调研显示,成年人一年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57%。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就是旨在唤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睡眠这二者密切相关,休戚与共。

 
  失眠了该怎么办
 
  失眠之后,第一步就是要找原因,找原因之后就开始找方法,找到方法,失眠问题得到解决后,还要防止失眠的反复。
 
  1.找失眠的原因
 
  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失眠的问题,如环境变化、倒时差等。
 
  心理因素:常见的心理因素包括由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导致失眠,或是和人吵架生气等导致晚上睡不着。
 
  身体因素: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不好或者长期卧床体质较弱而导致失眠。身体因素导致的失眠,建议病人首先治疗疾病,病情得到了控制,失眠可能就会很大程度得到缓解。
 
  药物因素:类似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如果影响特别明显的话,建议首先和医生协商是否可以换药。
 
  咖啡、茶:建议失眠患者戒掉咖啡、茶等导致失眠的饮品,如果实在戒不掉可少用,尤其在下午三点以后就不要再饮用。
 
  2.找治疗的方法
 
  行为调整:睡眠是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的。人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睡眠习惯,当睡眠习惯不健康的时候,自然而然产生失眠问题。因此调整睡眠的行为习惯很重要。
 
  相关疾病治疗:如果病人身体上有相关的疾病导致失眠,需要先治疗这些疾病。
 
  药物治疗:如果病人已经被确诊为抑郁症、焦虑症伴有的失眠,或者确实有失眠症,需要找医生就诊,通过科学地用药,治疗起效快、稳定,可以很好地缓解失眠问题。
 
  心理治疗:对于焦虑症、抑郁症患者,不能简单的靠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进行心理治疗,找到影响他的心理因素,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打开其心结。患者心情放松了,睡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最后还要通过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稳定相关疾病、合理用药来防止失眠的复发。
 
  安眠药的合理使用
 
  1.遵从医嘱,合理用药
 
  (1)安眠药几乎都是处方药。不要随意自行尝试,更不可叠加使用。
 
  (2)无需过度紧张药物的副作用。新型的安眠类药物不断上市和使用,这些药物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性,无需过度担心其副作用。
 
  (3)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失眠症有些不是由于失眠本身导致的,可能是由于长期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病症所致,所以要找医生评估,警惕失眠是不是抑郁症、焦虑症的前期表现。如果只是单纯的失眠症就按失眠症治疗,如果发现呈现的问题虽然是失眠,但是根源是轻度的焦虑症或抑郁症,治疗是不一样的。
 
  (4)不可同时饮酒。安眠类药物不能和酒同时使用。共同使用的话会造成严重的肝损害以及药物的过量。例如,如果只吃了一片安眠药,但又喝了一杯酒,药物作用甚至会有十倍的发挥,非常危险,影响肝肾功能和大脑。
 
  (5)某些体质不宜使用。显著的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要慎用安眠类药物。有些老年人的心脏、肝肾功能不好,安眠药的用量和用法也不一样,要遵医嘱。
 
  (6)某些药物不宜合用。有些药物合用会有剂量的叠加,造成成倍的副反应,还会导致成瘾、依赖等问题。
 
  (7)避免驾驶、高空作业。服药后要避免驾驶、高空危险工作等。
 
  2.针对具体睡眠问题选择用药
 
  失眠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有的人晚上入睡困难;有的人虽然入睡快,但噩梦、醒来反复交替;还有的早醒,凌晨醒来就再也睡不着。这三种类型,用药是有所不同的。
 
  3.间断用药,交替使用
 
  不要长期用药,必要时要交替用药。失眠早期造成生物钟的紊乱,治疗的早期阶段,安眠药有必要天天使用,让生物钟尽快恢复正常,周期快的2-3个星期,长的1-2个月恢复正常的生物钟;治疗中后期,建议药物逐渐减停。慢性的、要长期使用安眠药物的病人,建议4-6周更换一种同类型的药物,这样可以持续保持药物的有效性,不会发生效果减退的问题。
 
  4.逐步减停,不可急功近利
 
  据中国6城市的市场调研显示,成年人一年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57%。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就是旨在唤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睡眠这二者密切相关,休戚与共。
 
  失眠.jpg
 
  比如当我们的睡眠出现问题时很容易伴有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不好,是否有一个优质的睡眠,直接关系到我们第二天的工作状态。再如或许因为我们前一天没有睡好,第二天情绪就很容易急躁,在和周围的人相处,尤其是和家里的亲人相处时表现得特别没有耐心。
 
  再或者,如果一个人有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引发血压升高、免疫力下降等躯体问题。可见,睡眠与精神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睡眠问题。

本文来源: http://lady.ewsos.com/a/20160321/1279766.html

责任编辑:骆凤春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