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减肥致两成女性贫血

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1/1/4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分会学术年会上报告,现代居民存在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并存的现状,贫血发生率仍然较高。其中女性因为减肥节食等因素贫血发生率远远高出成年男性。临床统计显示,平均有20%的女性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形发生,而男性贫血的发病率仅有3%。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分会学术年会上报告,现代居民存在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并存的现状,贫血发生率仍然较高。其中女性因为减肥节食等因素贫血发生率远远高出成年男性。临床统计显示,平均有20%的女性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形发生,而男性贫血的发病率仅有3%。

  专家介绍,很多女性因为担心动脉硬化和发胖,一味地选择低脂肪、低热量、低蛋白饮食,这些素食主义者要当心矫枉过正。肉蛋及猪肝中血红素铁和蛋白质含量高,吸收利用率可达到20%,且不受肠胃中其他膳食因素的影响,人体若长时间缺乏这些营养成分,势必影响身体机能。提醒素食减肥者要在控制胆固醇摄入总量的前提下,适当地多吃一些猪肝弥补,对补铁有益处。

  专家还提醒,血液中红血球数量太少就会引起贫血,当红血球中铁质含量太少,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常见于儿童和女性。此外,因为月经血液流失等因素,女性造血造铁功能不及男性,这些也是贫血发生率高于男性的原因。

  专家说,当出现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皮肤干燥角化、毛发无光泽易断易脱、指甲条纹隆起等典型症状时,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

  吃素喝茶减肥最易贫血

  多吃素多喝茶一直是人们倡导的健康生活理念,但据台湾《台视新闻》报道,台湾不少医院最近却接二连三接诊被吃素喝茶“放倒”的病人。指甲凹凸不平、嘴角发炎,这是一名27岁的年轻女子求诊时候的状况。她每天喝大量绿茶减肥,结果严重贫血。此外,一些长些吃素的人也出现了类似的状况。这都是缺铁性贫血的表征,那么,茶水和素食又是怎样让体内的铁流失的呢?

  茶叶虽然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但其中含有大量鞣酸。人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结合形成一种不溶性物质,阻碍对铁的吸收。因此嗜茶者要限制饮茶量,淡品茶水,尽量避免在进餐前半小时饮浓茶。

  也许有人会问,许多蔬菜中也有铁,吃这些蔬菜不就不会贫血了吗?其实,铁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为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为20%—25%;另一种为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的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不到10%。一般来说,要实际吸收到人体还是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素食中虽有菠菜等含铁量丰富的食物,但由于同时含有较多的植酸和草酸,反而会阻碍铁的吸收,特别是女性在青春期、怀孕和分娩时,需要大量的铁,会因素食造成铁的缺乏而患上贫血。因此,纵使为了健康,也要做到均衡营养,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经常吃香蕉减肥,也易得贫血

  前不久在日韩掀起的“香蕉减肥热潮”最近传入国内,不少减肥人士竞相效仿。助降血压:香蕉中所含的钾对体内的钠具有抑制作用,高血压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质,每天适当吃一两根有助于降低血压。这股“香蕉减肥热潮”最近传入国内,不少减肥人士竞相效仿。

  “早上吃香蕉配白开水,午餐、晚餐照常吃就会瘦”,据说这是日本最近流行的香蕉减肥法。据报道,日本胖女星森美公子体验香蕉减肥法,在一个半月内瘦了七公斤,立即造成轰动。有信奉这种减肥法的人士分析称,香蕉的卡路里不高,据称一根100克左右的香蕉只含有87卡路里,而一碗100克的白饭约含150卡路里,因此以香蕉当主食,摄入的热量更低。而且早餐吃几根香蕉配开水,可让胃产生饱足感,中午吃过午饭后,再吃两根香蕉,可丰富胃中的酵素,让消化变快,使得照常摄入的中、晚餐不会在胃肠中囤积增加脂肪。

  香蕉和水喝出饱胀感的做法不宜提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饱胀、不想吃东西的状态是一种病态,胃肠不会感到舒适的。”他指出,有人认为香蕉所含的卡路里不多,那得看摄入量,如果一天只吃一两根,问题不大。但若一天吃五六根,先不说热量问题,可能不少脾胃虚寒或消化功能不良的人早就受不了。“我们一般吃完香蕉会有一层厚厚的舌苔,这是因为它性寒湿重。”刘教授指出,因此,想尝试这种“香蕉减肥法”的人得事先掂量好自己的肠胃,可别让脾胃无辜“遭罪”。

  另外,长期空腹食用香蕉,非但对胃酸分泌不利,还可因营养摄入过于单一造成贫血。而对于患有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的人群来说,这种减肥方法更是大忌。因为香蕉中含有较多的钾盐,如果食用过量会增加肾功能的负担,延缓病情的好转,并有引起病情恶化的可能。另外,香蕉含淀粉和糖分比较丰富,因此,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摄入量,以免血糖异常引发疾病。


本文来源: http://lady.ewsos.com/a/20110104/338837.html

责任编辑:碧碧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