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小霸王变成乖宝宝?

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09/12/16 来源:家庭医生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在美国,父母对待不听话的孩子使用一种叫做“暂时隔离法”的策略。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刻将他置于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他必须呆在那里,直至定时器响了之后方可离开。

  五岁的毛毛是个顽皮淘气的男孩,是家里的“小霸王”。当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总是大发脾气,尖叫骂人,摔东西,踢门,甚至咬人。爸爸妈妈为此没少训斥打骂他,可他依然我行我素,爸爸妈妈感到生气而无可奈何。

  一天,爸爸妈妈带他到刚从美国回来的姑姑家去做客,毛毛与表姐豆豆玩得很高兴。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妈妈提醒说:“毛毛,快收拾好玩具,咱们该回家了。”毛毛不理睬妈妈的话,仍然玩着手里的玩具。妈妈又说了一句:“毛毛,天不早了,该回家睡觉了。”毛毛不耐烦地说:“讨厌,我还想玩一会儿。”拖延了10分钟,毛毛还是不愿走。最后,爸爸强行夺下他手中的玩具,把他拖到门口。毛毛大哭大闹起来,躺在地上打滚。爸爸妈妈感到十分难堪。

  表姐豆豆见此情景,拿过来一个小闹钟,说:“毛毛,你乱发脾气,应该暂时隔离。”

  姑姑息事宁人,招呼着大家坐下,并解释说:“在美国,父母对待不听话的孩子使用一种叫做‘暂时隔离法’的策略。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刻将他置于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他必须呆在那里,直至定时器响了之后方可离开。”据姑姑说,暂时隔离法对于终止儿童的不良行为很有效,她采取这种方法对豆豆进行管教,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豆豆自己对暂时隔离法也很有经验了。

  爸爸妈妈决定用这种方法来帮助毛毛改掉坏习惯。他们首先把毛毛的“乱发脾气”确定为“目标行为”,并向毛毛作了解释。每当他尖叫哭闹、打滚时,爸爸妈妈都平静地命令他立即到卫生间去暂时隔离,并把闹钟设定为5分钟,直到闹钟响了才让他出来。在他们使用暂时隔离法的第三天,毛毛已被隔离了6次。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中,随着反复应用暂时隔离法,毛毛明显减少了发脾气的次数,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采用正确的方式与人交往,大家都说毛毛变得懂事可爱了。

  暂时隔离法是儿童心理学家推荐给父母的一种有效管教儿童不良行为的方法,又称“面壁法”,对于像发脾气这样的冲动性的、难以控制的行为是安全、有效的,而且不会对孩子产生感情上的伤害。

  实施暂时隔离法时,首先要选择孩子的一种不良行为作为目标行为,向孩子说明如果他再出现这样的行为就要被暂时隔离。当孩子发生此种不良行为时,要以尽量简短的命令在10秒钟之内将孩子送往隔离地点。隔离地点必须是单调无聊的地方,隔离时间按照孩子年龄而定,以一岁1分钟为原则。使用可移动的定时器,并且放在孩子拿不到但听得到的地方。当家长和孩子都熟悉了暂时隔离法,还可以将它扩展为两人或多人隔离法。

  当两个孩子争吵、一起惹麻烦的时候,尽管你多次训斥,仍然无济于事,这时就是对孩子们进行暂时隔离的最佳时机。家长没有必要充当法官来追究哪个孩子挑起事端或不对,可以同时把他们分别送往暂时隔离处。马上告诉两个孩子去不同的隔离地点,切记不能将玩具带到隔离处,两个孩子彼此应看不到对方,定时钟放到他们都能听见的地方。

  如果孩子的不良行为与玩具有关,如争夺玩具、用玩具打人或破坏玩具等,也可将暂时隔离法用于玩具——把玩具隔离起来。孩子们接受了失去玩具的教训后,会懂得友好地分享玩具,而不是让玩具被隔离。

  当然,暂时隔离法也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不良行为。像不愿做作业、忘记做家务、胆小、害羞、依赖、孤僻等行为,就不宜用暂时隔离法来处理。因为暂时隔离是不良行为的阻止者,而不是良好行为的发动者。你可以用它来制止孩子的冲动性、攻击性、破坏性行为,但不能用它来鼓动孩子做他不乐意做的事情。另外,对于12岁以上的大孩子,也不适宜用这种方法。

  年轻的家长们,您的孩子是否有顶嘴、抢玩具、乱扔东西、哭闹、发脾气、打人这样一些让您头疼的不良行为?不妨用暂时隔离法试试吧。 


本文来源: http://lady.ewsos.com/a/20091216/21186.html

责任编辑:Jinmy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