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代谢 轻松瘦身

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如果新陈代谢快,人的热量也消耗得快;如果新陈代谢慢,则吸收的相当部分热量将作为脂肪储存在体内。那么,采取什么办法能加快新陈代谢呢?

  有些人不断节食,但总减不了肥,更糟的是这些人的体重反而更重了。问题可能出自他们的新陈代谢——自身代谢的“运转速度”,它决定人们消耗热量的比例。如果新陈代谢快,人的热量也消耗得快;如果新陈代谢慢,则吸收的相当部分热量将作为脂肪储存在体内。那么,采取什么办法能加快新陈代谢呢?



怎样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

  一、重量练习是最有效的建立和保存瘦肌肉的方式。每一磅肌肉每天可以提高代谢率15卡。排在第二位的是心肺运动。根据强度不同,心肺运动可以使新陈代谢提高20%到30%,并且可持续至练习结束之后的12小时。运动量每增加一个等级,身体就会将新陈代谢的速率提高10%。

  二、是减少饮食中的脂肪。人的胖瘦并不仅仅取决于摄入热量的多寡,关键是热量的来源。热量相同的两种食品,一是脂肪丰富的,而另一种则主要是由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构成。那么前者更能使人肥胖。其主要原因是脂肪会使人的新陈代谢减慢。研究证明:如果人的肌体将摄入的含418.4焦热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变成体内脂肪,将消耗掉96.2焦热量;而将摄入的含同等热量的脂肪转变成体内脂肪,只需消耗12.5焦热量就够了。所以,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比脂肪含量高的食品更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

  三、是选择正确的碳水化合物。并不是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一样比脂肪更能“消耗”热量,如食糖、蜂蜜、小甜饼等单糖制品,则可能成为减肥的破坏者;而多糖食品则是最佳选择,如蔬菜、水果、纯谷类面包和谷类都是多糖食品。

  每个减肥的人都常常听到一句话:要提高你的新陈代谢率,代谢率下降了,就会形成易胖难瘦的体质,哪怕吃的东西很少,也瘦不下去。

  在基础代谢率的基础上,人还要工作、生活、运动、消化吸收,这些都会增加消耗。一天中总的能量消耗就是基础代谢率加上日常生活的能量消耗。

$SplitPage$
  不过,基础代谢率和身体用于各种活动的能量消耗也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减肥的女孩子应当了解以下规律:

  1 运动

  运动对能量消耗影响最大。在激烈运动的时候,代谢速率可达静卧时的20倍。即便在运动停下之后,能量消耗还会继续维持高水平一段时间。

  总的来说,肌肉比例越大,单位体重的代谢率越高。脂肪比例越高,则单位体重的代谢率越低。经常运动的人肌肉充实,会比不爱动的人能量消耗更多。经常运动的人不怕冷,做什么事情都精神抖擞,自然会多耗能量,减少发胖的可能。

  2.年龄

  新生儿的代谢率约为老年人的2倍。25岁以后,基础代谢率就会慢慢下降,这就是说,身体消耗少了,哪怕不多吃东西也会有能量过剩的问题。所以年龄大了人容易发胖。

  3.工作

  经常做着的工作消耗能量少,而走动、负重则会增加消耗。那么,做体力劳动比较多的人,身体代谢率通常也会相应高一些。

  4.不同的食物

  淀粉和糖一类食物不会有效增加身体的代谢率。吃了这些食物,仅仅有4%的能量会产生热量白白耗散;脂肪食物也好不了多少,约有4%产热耗散;蛋白质则不同,吃下去之后会让身体温暖,产热增加30%。所以蛋白质最不容易让人发胖(但要注意,蛋白质食物常常有很多脂肪,而脂肪可是容易让人胖的!而且蛋白质吃得过多会中毒)。

  5.甲状腺激素:如果身体甲状腺机能低下,代谢率最多可低至正常的50%。反之,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人消耗过大,胃口好却总不胖。

  6.男性激素:

  雄激素可增加10-15%的代谢速率,所以男人年轻的时候不容易胖。随年龄增加,激素减少,于是容易发福。——可见年轻男孩略瘦是好的,胖说明雄激素水平较低,雌激素水平较高。

  7.生长激素

  可增加15-20%的代谢速率。成长期的青少年吃得多而不会发胖,是因为有生长激素作用,有身体成长的特殊消耗。

  8.发烧

  会增加能量消耗达10%左右。

  9.气候

  热带地区居民的代谢率比寒带居民低10-20%。冬天负担衣物,又需要维持体温,所以消耗较大。

  10.睡眠

  睡眠时代谢率降低10-15%。所以经常赖在床上容易胖,每天7-8小时睡眠就够了。

  11.营养

  营养不良的时候,代谢率会降低20-30%!营养不良的人成天昏昏沉沉,疲乏困倦,怎能高效消耗能量分解脂肪呢?所以千万不要绝食减肥。节食的时候,也要尽量保持营养平衡,否则以后维持体重很困难,会轻易反弹。

  12.疾病

  生病时,新陈代谢会降低。


本文来源: http://lady.ewsos.com/a/20090803/19098.html

责任编辑:amy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