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凋零 医生缘何成自杀高危人群

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

  天使凋零医生缘何成自杀高危人群

  2008年4月5日清明节,中山大学医学专业一名34岁的女博士跳楼身亡;4月14日,成都某市级医院24岁的女医生梁静在用注射农药的方式自杀14天后,经抢救无效离开人世;4月18日,湖北公安县中医院50岁的院长高辉权在酒店服毒身亡。如此频密的医务工作者自杀事件或许有时间上的偶然性,但也由此露出了医务工作者心理问题的冰山一角,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自杀现象并非中国医务人员所特有。在国外医学界,医生行业自杀率普遍高于一般人群,医生自杀事件同样频繁发生,其中更不乏世界级的医学专家。如:发明心脏搭桥手术,使全球心脏手术发生革命的阿根廷心脏外科医生法瓦洛罗、美国知名儿童心外科医生乔纳森·德拉蒙德·韦布等都是自杀身亡。

  是什么原因让拯救他人生命的白衣天使最终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健康863心理网"心理专家筱丹老师分析认为,医生这一群体由于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责任,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存在着超压的状况。而职业却要求他们在病人面前必须保持足够的冷静和耐心。他们在长期超负荷工作和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焦虑、急躁、抑郁等负面情绪。种种情绪如果得不到缓解,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崩溃。但医生们又通常都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一是因为大多数医生心理保健意识比较缺乏;二是他们由于职业的原因,羞于向其他人表露自己的无助和彷徨。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采取极端的做法。而由于他们本身易于得到药物,实施自杀很容易成功。

  具体来看,医生是昼夜节律最紊乱的职业之一,工作强度大、昼夜加班、没有节假日是很多人的工作常态,加上各种职称进修、学习考试,周而复始的巨大体力消耗和心理负荷让不少人不堪重负。同时,医生本身也是一个社会人,来自家庭、收入、上岗、晋升、医患关系等方面的压力,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此外,医生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死亡和病痛,病人和家属的不良情绪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他们,他们面临的心理冲击比普通人要大很多。这些压力加在一起很容易让医务人员身心俱疲。

  筱丹老师提出,维护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需要建立起完整的社会支持系统,给医务人员减压。首先医生自己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道,避免长期超负荷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平和的心态,善待压力,积极适应各种变化和挑战。另外,医生也应主动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学会沟通、求助和自助,提高心理保健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其次,医院可对各级医务工作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培训,提供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引导医务人员负性情绪的宣泄,增强员工抗打压能力。医务工作者的家属也应对他们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主动分担压力和责任。

  医务人员的精神健康在无形之中会影响到医护服务的质量和结果。医生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和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才能拯救和庇护更多的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反省,将帮助我们创造医疗事业更有价值的未来。(文:杨明英)

 


本文来源: http://lady.ewsos.com/a/20080630/16310.html

责任编辑:陈彦婷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