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你的肌肤有多油?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07/8/17 来源:千龙网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
“控油”是夏日护肤无可回避的话题,即使中性甚至干性肌肤的人,到了盛夏季节,随着气温的升高,肌肤出油量也会迅猛增多,更不要说那些常常调侃自己脸能煎蛋的过剩“油”族。清爽水嫩的哑光肌肤真的是难以实现的奢望吗?油是要“控”还是要“调”呢?
TEST:测试肌肤油腻指数
看看下面列举的情况哪些与你相符——
洗面乳的使用量不大,买一瓶要很久才能用完。
经常不卸妆就上床睡觉。
抗拒不了巧克力、蛋糕等甜食。
并无补妆的习惯。
父母都是油性肤质。
很容易长痘痘。
一年四季都使用相同的基础保养品。
喜欢熬夜,经常看电视看到深夜甚至天亮。
上粉底用的海绵已经变成砖色。
非常喜欢吃油炸食物。
早晨喜欢赖床,甚至占用了吃早餐的时间。
很容易出汗。
夏季因为怕粘腻,所以不擦乳液。
早上洗脸,不用力“搓”觉得洗不干净。
很容易急躁,计较小事或坐立不安。
每天使用保养品有6种以上。
回答为Yes的项目越多,表示你出油的情况越严重,你在夏季“油光满面”的几率就会越高。
控油,是消灭?还是调理?
皮肤出油并不是一无是处,因为油脂是人体天然的滋补剂,通常状况下,有油脂滋润的油性皮肤人相对油脂匮乏的干性皮肤人会衰老得慢一些。不过,在炎热的天气里,汗水混合油分,为肌肤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光可鉴人的面孔也很不雅,实在是让人既尴尬又烦恼的事情。
通常造成过多油分分泌的原因,是皮肤组织内的毛囊皮脂细胞机能不平衡,此时,身体的自动调节功能便会产生油分来舒缓。另外,遗传基因、饮食不调、环境污染、面部清洁不当等都会影响油脂的正常分泌,造成让人面泛油光的烦恼。除了油光光的面容外,毛孔粗大、肤色暗哑、脱皮、带妆时间短等都是油脂分泌失调的现象,如何制服油腻肌肤?我们需要的是先进美容科技的支持和细致周到的实战方案。
$SplitPage$
制服油腻四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尽力做到水油平衡
因为皮脂细胞机能不平衡才会产生油分,尤其干燥天气或者干涸皮肤,身体机能在这种情况下,会自动分泌大量油分来做平衡,以滋润并保护皮肤。80%的油性肌肤都有缺水现象,这种旺盛的油脂量会掩盖肌肤缺水的事实。如果你依然只采取疯狂洗脸、控油面膜吸油等方式抑制出油,却从不注重补充水分,身体内的平衡系统就会自然启动,不断分泌更多的油脂以补充大量流失的油脂和水分,所以,“油多”根深蒂固的问题是“缺水”,所以保湿做得好,油脂分泌过多的情况自然会得到改善。
TIPS:夏季水油平衡10步骤
双重滋润:除了清爽的化妆水,一定不要省略乳液,即使刚抹上去有些油腻,但它会保证你之后不再大量出油。
妆前冰敷:上妆前用冷水冰一下皮肤,可收缩毛孔改善油脂分泌旺盛,同时令妆容持久清爽。
喷雾保湿:普通的矿泉水只能做到片刻的滋润,要选择具有锁水功效的真正保湿喷雾。
保湿面膜:如果感到脸上有点紧绷,午休时敷张保湿面膜,能彻底改变缺水的紧绷现象。
聪明使用吸油纸:吸油纸用得太频繁会促进肌肤的油脂分泌,不仿只在油多的额头、鼻尖和下巴使用。
体内补水:在空调房里,一定要多喝水让滋润直达身体内部。
局部吸油:将具有控油效果的防晒乳涂在T字部位,可瞬间缓解局部油腻。
防晒喷雾:出门二十分钟前使用清爽无负担的喷雾型防晒液。
舒缓U区:在日晒以后,使用棉片沾爽肤水敷在U区,不仅能减少肌肤干燥,还能有效舒缓控油。
$SplitPage$
关键词二:科学使用控油产品
在夏季肌肤保养中,油脂调护产品一直是一支浩浩荡荡的主力军,挑选一套优质的控油产品,是我们实现清爽肌肤的最便捷途径。从调理肌肤角质入手,用天然植物精华从细胞深处开始调理油脂分泌是今年新产品的主打控油手段。如果你本身皮肤就偏油,可以选择海洋矿物和植物精华复合而成的控油者喱,它不含有任何油脂,不仅帮助排除油性肌肤的油脂和毛孔问题,更有抗氧化功效,可以帮助肌肤更加幼滑光洁。
对于油脂分泌正常的中性肌肤,可在现有保养品中加入一项单品,如控油乳液或控油爽肤水,T字部位易泛油光的混合性肌肤,可视脸部出油状况搭配使用具有控油功效的洁面产品、爽肤水及乳液,改善毛孔粗大、黑头粉刺等现象。若你属于油脂分泌过剩、易长疱疱的油性肌肤,最好是每天使用全系列的控油产品,从洁面、化妆水到乳液,每周使用深层清洁面膜,让每一个保养程序都能彻底发挥控油产品的功效。同时,不妨选择一支专门针对油性及痤疮肌肤的清爽祛痘产品,在控油之外重组皮肤细胞新陈代谢,净化皮肤。它们同样适合青春期后的油脂过量,抑制暗疮之外,更能自然遮住红肿瑕疵,使肌肤持久柔软、清爽。
TIPS:认清常见的有效控油成分
氯化铝(Aluminumchloride):能够收敛出汗,用于腋下特别有效。
牛蒡精华(Burdockrootextract):收敛毛孔、预防粉刺。
金盏花(Calendula):降火气、促进血液循环,它温和的特性使它适用于所有的油性皮肤和敏感皮肤。
水杨酸(Salicylicacid):可以抑制痘痘发炎。
海藻精华(Seaweedextract):平衡皮脂腺分泌。
硅粉(Silica):微细粉末,能吸收过多皮脂和汗水。
维生素A和棕榈酸酯(Vitamina,Palmitate):淡化肌肤细纹,防止老化。
金缕梅(WitchHazelextract):收敛舒缓肌肤,调节皮脂腺分泌。
氧化锌(Zincoxide,zno):消炎、抗过敏、止痒。皮肤科药物中通常用到的成分,物理防晒剂中也有采用。
$SplitPage$
关键词三:关注内在调理
如果你认为控油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就大错特错了。著名心理学家和皮肤专家SylvieConsoli博士研究发现,油光可能不仅仅是肌肤本身问题,皮肤出油过多也会由于压力过大、情绪波动、过分忧虑,饮食不规律及心理、生理等因素造成,特别是以往不容易出油的干性肌肤,更有可能因此而出现油腻情况。可见,若想彻底抵制过量油腻,除了挑选效果显著的产品外,保持乐观、轻松的情绪和正常规律的生活饮食作息同样非常重要。
TIPS:
保持充足睡眠:当你熬夜或月经来潮之前,皮肤的状态最敏感也最差,因为体内荷尔蒙分泌会呈现暂时性的失调,所以如果能避免不正常的生活习惯,有充分的睡眠,会对维持荷尔蒙的正常分泌有很大帮助。
摄取维生素B6:维生素B6可改善毛孔粗大情况,减少油脂的分泌。因此不妨多吃些香蕉、马铃薯、燕麦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
密集补水方案:每星期敷2—3次补水面膜,让保湿因子渗入皮肤底层,并迅速扩散开,滋润那些“等待喝水”的细胞组织。
积极涂抹防晒品:防晒产品对肌肤发生的时间是有限的,首先你得在出门前30分钟搽上标有SPF系数15-30、PA两个+以上的防晒乳,之后要每3个小时补搽一次才能一直持续防阻紫外线侵袭。
$SplitPage$
关键词四:挑选无油底妆
每到夏天,上妆就成了一大难题,出油和汗水让妆容很容易花掉,补妆的频率也只能随之增高,打造一款能持久清爽的底妆成为了控油的关键所在。
使用水溶性润肤乳代替油性润肤乳,减少油脂聚集导致脱妆。
在涂抹粉底前使用遮瑕产品将肌肤表面细纹填平,令整体妆容更持久。为了避免油脂轻易浮现引起脱妆,优先选用具有控油成分的饰底产品,避免毛孔出油过盛。
防水粉底大多为油性,所以油性肌肤只可用于需要的部位,如脸颊、颈部,而不可以全脸使用,尤其不可用于容易出油的T字部位。
涂抹粉底后,用粉扑蘸取适量散粉,拍打在面部各处,使面部盖上薄薄一层蜜粉,再用干净的粉刷刷去余粉,以海绵按压,达到定妆效果。
把微湿的化妆棉放到冰箱里,几分钟后,把冰凉的海绵拍在扑好粉底的肌肤上,能起到收敛毛孔的作用,肌肤会感觉格外清爽,妆容会更加清新、持久。
$SplitPage$
Yes or No肌肤控油紧急纠错
1. 吸油纸会越吸越油
事实并非如此。皮脂腺就像一个聪明的供应商,它会根据加油站——你面部的储油量,来调节自己的供应量。如果加油站的储油量少了,皮脂腺就会加速生产供应,把损失的部分补上去。这样,你就会觉得不断有新的油脂冒出来。
2. 收敛化妆水会让油腻减轻
很多时候,美容师会建议油性肌肤的人多拍一些具有收敛功效的化妆水来实现缩小毛孔的作用。但纽约皮肤科医生GracePak却告诉你:那是因为收敛水能让肌肤里层的细胞膨胀起来,从而让毛孔看起来比较小,但那事实上却不能将毛孔真正变小,因此你千万不要迷信那些含有酒精的收敛爽肤水,特别是敏感肌肤者。
3. 油性肌肤的人不宜使用卸妆油
隔离、防晒、底妆产品中的阻隔物、防晒剂、润色剂只有在油融环境中才能充分瓦解——这是洁面、卸妆油的意义所在,但很多油性肌肤的人觉得自己面部分泌的油脂都“足够煎蛋”了,用了油质清洁产品会越来越油,因此不愿尝试。事实上是,油质清洁产品是适宜各种肤质的皮肤的,它起到的只是溶解、带走污物的作用,在面部停留的时间很短,不会影响肌肤自身的水油平衡,相反,卸妆油按摩配合洁面乳彻底冲洗——这种温和的洁面方式更利于偏油肌肤避免清洁过度造成的脱水、敏感等损伤。
P.S. 说到控油,便不能不提毛孔问题。以往大多数人认为,毛孔粗大是造成油脂分泌过剩的原因,殊不知,皮脂的不规律分泌更多导致了“毛孔看上去能插针”的结果。就此,《时装L’OFFICIEL》专门采访了资生堂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毛孔研究专家胜田雄治先生,他告诉我们,造成毛孔粗大的症结在于:过剩皮脂在肌肤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后所生成的不饱和游离脂肪酸(油酸),引发了肌肤的“不完全角化”现象,这种处于不完全角化状态的细胞核会大量聚集在漏斗状毛孔部分的角质层中,紊乱肌肤表皮纹理,使得毛孔看上去明显而粗大。所谓具有收敛毛孔作用的化妆品并不能真正地让毛孔变小,而充分清洁皮肤,控油、抑制过剩皮脂,平复毛孔周围肌肤的纹理,却能让毛孔视觉上“变小”,达到肌肤清爽、健康的目的。
本文来源: http://lady.ewsos.com/a/20070817/1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