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是谎言 为什么心甘情愿被骗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7/8/7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明知是谎言 为什么心甘情愿被骗?爱是什么,明知是错,都要爱,明知他不爱你,为什么还去爱你,只求他望你一眼?多少人迷失在爱情上,为的是什么?
明知是谎言 为什么心甘情愿被骗?不管是在电视电影里或是真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感情不讲对和错,爱上就是爱上,爱是没理由的,有人曾说过:有多少爱,就会有多少原谅。在爱情里,我们经常会做的事情就是装傻、装笨、装糊涂,但实际上谁都不傻、不笨、不糊涂,一切都是为了保住自己心中的喜欢,保住一份自己在乎的感情。
明知是谎言 为什么心甘情愿被骗
感情里,你是否也曾听过你爱的人对你说:我什么都答应你,你是我今生的最爱,我发誓、我一定改,你等我、我一定和你结婚……这些美好的承诺何尝不是一则则的谎言呢?什么都答应你,这怎么可能呢?他会为你杀人放火吗?会为了你放弃所有吗?这话本来就有问题,没有谁能够什么都答应别人,不管有多么爱,也一样会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什么是今生的最爱?你会相信他以前没有谈过恋爱吗?什么是最爱?傻子才会相信吧……
01
一个喜欢发誓的人,一定是因为自己不能够随便做到这些事,要不然为什么不做好了才来告诉你,要先去发誓呢?当然,还有一句最让人气氛的话就是等,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分分钟都想和他在一起,怎么会让他等待呢?
只是,我们知道是谎言,知道他不一定能做到,知道自己不一定能等到,可还是相信这些谎言、愿意花自己的青春去等待,因为爱上一个人,根本无法去计较太多,心里想的永远只有一件事就是--和他在一起,一辈子。
02
我的朋友婷婷喜欢上一个爱说谎的男人,他除了欺骗婷婷的感情,还欺骗婷婷的金钱。他总是在婷婷的面前承诺要给婷婷怎样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却又说自己在创业阶段,希望婷婷能够给予他支持。
婷婷一听到他要给自己买车,买房,结婚,心想着:这就是真爱啊,我遇到对的人啦。我们总是劝婷婷要多点了解,因为总是听说这个男人游手好闲、一事无成,上个班也是三日打鱼四日晒网的主。而婷婷却说:他还年轻,需要积攒经验,等时机成熟,他就能够做出成绩了。
似乎所有爱得着迷的人总能够为自己的恋人找到借口,似乎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他,其他的人都是傻瓜,也是除了他这世界上的人都不会成功。在爱情里迷路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够清醒的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幻境,那他永远都不能够走出去,只能在路上迷失自己、伤害自己。
03
后来,婷婷听我们说得多了,心里有点虚,开始怀疑他男朋友的话,我们都以为婷婷有救了,却不知道她又掉进了另一个坑。每次男朋友在她面前发誓,她就开始心软,开始犯傻。婷婷每个月的工资都和男朋友一起花,男朋友吃软饭一点也不心虚,反而特别的心安理得,高举着“创业大旗”让婷婷沉醉在美好的幻想里。
有一天,婷婷生病了在医院吊水,给他打电话过来帮忙照顾,他说自己很忙。婷婷自己硬撑着自己照顾自己,还是选择相信他的话。其实婷婷有想过,他也许不是忙,只是不愿意来看自己,他对自己也没有那么爱,在最需要他陪伴的时候,他不在;在伤心难过时,他没有安慰;在绝望痛苦时,他只有责骂……这样的男人,真的有爱吗?
至始至终,他给婷婷的只有那些谎话一般的承诺,没有任何真实的关心,婷婷也知道这些爱很虚假,但自己已经沉进去了没有办法走出来,她选择关闭关于他的任何负面消息,一心只待在自己的美好幻想里,所以,即便知道这些都是谎言,还是心甘情愿被骗,心中怀揣着微弱的希望等待奇迹。可是,奇迹没有来,现实终究是现实,即便是残酷,我们也还要选择面对,谁也无法逃避。
04
有些事,所有人都觉得不能忍,但你忍住了!有些爱,所有人都觉得不值得,但你坚持了;有些话,所有人都说不能信,但你信了……在一段感情里,所有的框框条条,什么生辰八字、什么门当户对、什么贫穷富贵都没有那么重要了,你一定也会对自己说:我就是喜欢他这个人,我没那么世俗,不计较那么多!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爱到最后,付出的最多的、爱得最深的那个人反而被伤得最深。你也许会觉得上天很不公平,没有给予好人好报,但实际上有许多痛苦,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明知道有些人该放弃,却一次次的找理由回到他的身边,让自己做一个可以忍受一切的受气包;明知道有些人不值得信任,但却还想选择给他机会,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就像给了他一次又一次伤害自己的权利。
以上就是明知是谎言 为什么心甘情愿被骗的理由,爱一个人,有时候是多么的可怜,总是等不到那个可怜自己的人出现。我们都曾以为,只要自己足够真心、真诚,一定能够打动对方,但最后打动的往往是自己,而别人仍然无动于衷。我们有时是多么的可怜,用自己的爱、用自己的眼泪谱写了一个悲伤的故事,每到夜深的时候拿出来哄自己入睡,教自己坚强,而这个故事的最初是因为,明知道是不该相信的谎言,却选择了心甘情愿被欺骗。
本文来源: http://lady.ewsos.com/a/20170807/1496699.html